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地理中的地貌,地势,地形分别指的是什么!_地形地貌讲解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地貌形态的文字表述,主要包括其成因、组成和年龄,还有平面形态、垂直剖面形态以及纵剖面形态。平面形态是地貌形态在平面坐标系上投影的形状,常以直径、扁率、长轴长度、短轴长度、面积、弯曲系数等参数表示。其中,弯曲系数为δ = L' / L,L'为曲线长度,L为直线长度。垂直剖面形态,又称横剖面形态,包括坡形、坡面长、坡度等。纵剖面形态,包括起伏特征、大小等。
按照地貌形态的空间规模差异,可以把地貌形态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空间单元。
1、星体地貌形态:占有整个地球,是最大的地貌形态,包括大陆和海洋两个单元。
2、巨地貌形态:占有数万到数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包括山系和平原等单元,比如喜马拉雅山系、巴西高原。
3、大地貌形态:占有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面积,包括单独的山脉和盆地。
4、中地貌形态:占有数十到数百平方公里,比如独立的山峰。
5、小地貌形态:占有数平方公里到数十平方公里,比如沟谷、河谷、新月形沙丘等。
6、微地貌形态:从数平方厘米到数平方公里,是复杂地貌形态的最小单元,比如洼地、浅沟等。
微地貌形态和小地貌形态可以称为单独形态,整体地貌形态、巨地貌形态、大地貌形态和中地貌形态则可称为复杂形态,由单独形态构成。而在实际上,各个地貌形态之间没有严格确定的界限。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地形是指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势地貌不全一样,五种突出地形分别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其它四种地形都有不同的级别这些地形有一级类型与二级类型之别,它们在相邻的同级形态上是彼此不同的,相邻的含义本身就排斥包容。